改革裝飾工程濕作業發展干作業
隨著機械化、裝配化和工廠化水平的不斷發展,笨重的體力勞動逐步得到了解決,突出地表現在垂直、水平運輸、土方工程、灰土夯實,混凝土施工等分部分項工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或半機械化。但是,還有一些工種雖然經過長期努力仍未得到解決,如砌筑、抹灰工程和裝飾工程的部分濕作業。據國外一些先進國家的發展趨勢來看,裝飾工程必須改革,必須走取消或減少抹灰、實現干作業施工的道路。實踐證明改革抹灰工藝宜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徹底取消混凝土基層的抹灰工藝 包括預制或現澆的墻、柱、梁及樓板等,只要在模板上下功夫、舍得投入,使拆模后混凝土構件的表面平整度、光滑度都能達到抹灰的質量標準,就可以徹底取消抹灰。當前在我國的施工規范中對現澆構件的質量標準要求不高。因此,必須進行修訂,要求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達到抹灰表面平整度的要求。當然在實踐中是有一定困難的,如模板拼縫不嚴密及個別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問題,雖然不可避免,但都可以采取打磨、表面刮粉刷石膏或各種膩子(如耐水膩子等)簡單方法加以處理。這要比做水泥砂漿抹面方便多了。采用這種方法取代抹灰工程,不僅可以減輕笨重體力勞動,加快裝飾工程進度,減輕建筑物自重,并且可以徹底根除抹灰空鼓、開裂等質量通病。在國外幾乎見不到混凝土表面上抹灰的這種落后工藝,而對各種現澆混凝土構件的質量要求都是十分嚴格,不僅誤差小表面平整光滑,而且混凝土幾乎沒有色差。2 改革磚墻或砌塊表面的抹灰工藝 要改變傳統磚墻、砌體基層的抹面工藝,首先要大力提高磚或砌塊的外形尺寸規格和砌筑質量,提高砌體墻面的平整度,以減少抹灰的厚度和改進抹灰砂漿等措施來加以解決。現行規范對磚或砌塊砌體表面平整度的質量標準不高,宜進行修訂。根據實踐如能提高砌筑質量,抹灰厚度就可從傳統的20mm減少到5~6mm,這對減輕笨重體力勞動加快工程進度和減輕結構自重,都十分有利。減少抹灰厚度大約還可增大居室使用面積0.5~1,這個效益也是十分可觀的。但是要減薄抹灰厚度不僅要從操作上下手,還要從改革抹灰砂漿的性能著手,如果能研究出一種和易性和保水性好、粘度大、粘結力強、具有一定強度、較為細膩的抹灰砂漿,抹灰后就不會開裂,這樣才能滿足薄抹灰的工藝要求。解決這類薄抹灰改性水泥砂漿的方法很多,最普通的是在水泥砂漿中摻加一定比例的膠(如丹利膠、眾霸膠等)并用過篩的細砂來配制。另外,大力推廣應用粉刷石膏也是可以的,雖造價較高,但可以在打底灰時摻入一部分過篩的細砂,以降低抹灰成本。1999年7月1日開始北京市禁用實心粘土磚,混凝土砌塊開始使用,由于砌塊砌體表面平整,這對薄抹灰和抹灰工藝改革將會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
最近,北京貼面磚采用的“膠粉”,給人們有很大的啟發,這種膠粉和易性和粘結性能都特別好、強度增長快、不裂縫,膠粉在工廠內配置好裝袋運置現場,使用時按規定的用水量攪拌,極為方便,頗受施工單位的歡迎。但這種膠粉由于成本較高,還不適用于薄抹灰工程,如果在這種基礎上加以改進調整配合比,降底成本,是有發展前景的。3 采用各種途徑實現裝修干作業 取消抹灰是實現裝修干作業的核心問題,如外墻裝飾采用玻璃幕墻、鋁板飾面、花崗石干掛、清水混凝土刷涂料等都屬于取消抹灰的干作業,如果把量大面廣的貼面磚工藝改為在清水混凝土表面用2~3mm的超薄改性砂漿或膠粉來粘貼,工藝就大大簡化了。改革外墻裝飾工藝還需要通過其它途徑來解決,如在構件廠或現場預制時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帶飾面的外墻板飾面新工藝,在現場現澆的混凝土外墻也可以采用帶橡膠花飾的大模板,用以生產出一次成型帶飾面的現澆混凝土外墻飾面。北京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砌體,為量大面廣的多層住宅的墻體改革創造了條件,應借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