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零件標識(DPM)技術助力小型組件自動識別
生產中微型化的不斷進步限制了組件自動識別所需要的空間。直接零件標識(DPM)技術推動了數據矩陣碼結合2D激光器的推廣,零件可以采用激光刻字通過物料損耗或變色直接做標識。
生產中的微型化在不斷進步,這對于為了正常進行加工過程而對零件識別碼打標所需要的位置也產生了影響。借助識別標識,整個壽命周期都可以利用跟蹤掃描軟件進行記錄。通過內置的編碼閱讀裝置,產品的所有形成階段與其識別號碼(ID)結合在一起。由于這是純粹的ID標識,因而僅需很少幾位數就足夠進行編碼。究竟編成十位的條形碼,還是編成數據矩陣碼ECC200,二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此外,直接零件標識(DPM)技術推動了數據矩陣碼結合2D激光器的推廣,利用DPM進行產品識別,零件可以用激光刻字通過物料損耗或變色直接做標識。
利用DPM進行產品識別,零件可以用激光刻字通過物料損耗或變色直接做標識DPM表示一種印刷技術,可以不經過如標簽這樣的中間載體,直接為產品做標識。由此可以推導出,DPM也可以稱為“產品直接打標”。很長時間以來,用戶就有熱切的愿望——為組件、機械部件、零配件或者印刷電路板做上永久的標識,以便能夠進行機械閱讀,即可以從數據技術上進行處理。DPM是產品的固定組成部分,這樣產品在整個壽命周期內都是可以識別的,因而也是可以追溯的。ID標識像紋身一樣是永不丟失的,不可涂改,并且在產品繼續加工時不會產生干擾。
DPM的成功在于編碼本身極快且精密的直接打標法,從噴墨打印法到現代針印法的研發以及當今圖像處理掃描儀高計算能力等方面先后取得的成果相互配合的結果。
落實直接打標簡單并且同時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物料損耗或變色的激光蝕刻。在做激光刻字、噴墨打印或者對編碼直接蝕刻時,生成的只是一個點(正方形),而不是尺寸精確的條紋,這對編碼制作時的快捷性以及印刷質量將產生積極的影響;閱讀時的問題——材料和編碼之間不再有任何色差,編碼只有通過選擇合適的照明工具才能讀?
4蚩椎氖菥卣舐隕CC200主要適合于板材,以及適合作為所有極端情況下的不可磨滅的標簽,這種數據載體經得起因極端的溫度和機械負荷而造成的各種影響。
閱讀成功的關鍵是編碼的質量,是光學參數轉換中的靈活性以及對照明性能的控制。這方面已經擁有了Datalogic公司的軟件Release 4.0。這樣,由于擁有Datalogic公司的新型解碼算法,利用傳感掃描儀Matrix 2000也可以對有巨大印刷誤差的編碼進行可靠地閱讀。
這樣就形成了兩個領域:一個是符合標準地編制和使用數據矩陣碼ECC200,另一個是在極惡劣的邊界條件下對零件和物體進行編碼。前者作為開放式方案可在全世界使用;后者則更多地作為機構內部方案,例如當某種機械組件采用圓形或甚至橢圓單元,在沒有顏色對比的情況下采用直接標識時,則需要由雙邊商定。在這種情況下,閱讀器和印刷技術共同按用途進行協調,那么這種編碼就不能用任意的機器在任意的地方進行閱讀,這時也需要公開使用全世界有效的在相應標準中規定的某些規則。